近年來,五星鄉以“小網格”為突破口,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網格化社會治理中的示范引領作用,真正實現治理“零距離”,服務“全覆蓋”,訴求“全響應”,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整體效能。
建強組織體系,織密基層治理“一張網”。優化組織架構。五星鄉按照“便于管理、便于服務、便于村民自治”的原則,精準劃分網格,精心調整黨小組,實現黨組織在網格中的全面覆蓋。目前,全鄉5個行政村,共劃分為40個網格,均設立了相應的黨組織,并由村黨組織書記擔任網格長,153名黨員擔任網格員,確保每個網格都有堅強的戰斗堡壘,將黨組織的領導力量延伸至鄉村治理的神經末梢,真正做到了“網格有支部,黨員在網格”,使得黨組織與網格治理緊密結合,無縫對接。提升黨員素質。為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黨員隊伍,五星鄉定期開展黨員教育培訓活動,深入學習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和鄉村治理相關知識,增強黨員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擔當。今年,五星鄉共開設7個培訓班次,集中培訓覆蓋300余人次。此外,五星鄉積極組織黨員志愿服務活動,今年以來,五星鄉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20余次,參與黨員達400余人次,讓黨員在實踐中鍛煉能力,提升服務群眾的水平,使其在網格治理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。強化組織生活。嚴格落實黨的組織生活制度,確?!叭龝徽n”、組織生活會、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落地生根。每月定期召開支部委員會、黨小組會,每季度召開黨員大會和上黨課,認真開展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工作。通過這些組織生活的有效開展,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,黨員之間的交流與協作更加密切,為網格治理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。
凝聚多元力量,激活基層治理“全盤棋”。動員各方人才。五星鄉全力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,深度挖掘并廣泛動員各方人才資源。將各村致富帶頭人、“五老”、鄉賢等群體優勢納入網格治理體系,組建調解委員會、紅白理事會等自治組織,開展豐富多元的協商活動,推動民事民議、民辦、民管理念落地生根,塑造“大事共商、優劣共評、諸事共管”的基層治理新局面。明確網格職責。按照“定人、定崗、定責”工作原則,明確指揮員、指導員、警務員和信息員等工作職責,將各項工作融入“小網格”中。瞄準網格管理的最末端、服務群眾的最前沿,充分發揮村內網格員“人熟、地熟、社情民意熟”的本土優勢,推動基層治理網格化、規范化、精細化、責任化,確保各項重點工作壓實責任、責任到人,全力做好矛盾糾紛處置工作,著力將矛盾化解在網格、問題處理在網格,切實提升基層治理質效。今年以來,共交辦問題41件,累計解決群眾矛盾糾紛100余次。注重群眾參與。堅持民意導向,貫徹全過程民主,積極動員各方力量深入網格一線,確保每片網格均有黨員干部駐守,并鼓勵黨員干部深入基層調研,傾聽民眾心聲,直面問題挑戰。每年由鄉村兩級對網格員進行一次綜合考察,根據群眾評價,實行淘汰制度,對不適合人員予以淘汰,并及時召開相關會議進行補充,完善網格員隊伍“能者上、庸者下”的責任鏈條,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。
優化服務功能,打好基層治理“組合拳”。推動產業發展。五星鄉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,以網格化治理為抓手,聚焦群眾需求,精準培育“劉福芹芽、萬橋蓮藕、永義青蝦、慶豐大豆、溝村蘆筍”等一系列特色農產品品牌,構建“一村一品”格局。通過網格員深入田間地頭,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、市場信息等服務,特色農產品的產量與質量均得到顯著提升,為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。改善鄉村環境。網格員承擔起鄉村環境日常巡查和整治的重任,常態化對網格內的環境衛生進行監督檢查,發現問題及時整改。通過持續努力,全鄉整治違法建設面積1296平方米,改造農村衛生廁所12個,完成80公里的農業排灌電力線路升級改造,鄉村環境得到顯著改善,群眾的生活質量大幅提升,鄉村面貌煥然一新。提升公共服務。五星鄉巧借網格化治理優勢,達成公共服務精準投放。秉持群眾需求本位,網格服務持續進階。針對老年人、殘疾人等特殊群體,網格員定期走訪慰問,提供生活照料、心理慰藉等服務。同時,大力推進公共娛樂設施建設,搭建文化廣場,豐富村民精神生活,讓閑暇時光更具活力。今年以來,90 余件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得以解決,10 余次為民服務活動熱烈開展,吸引 600 余人次熱情參與,用全方位的“滿格”服務為村民生活“增溫加碼”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