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飛彩街道以“人”為核心,聚焦居民日常生產生活全場景,從細節處著手、于細微處發力,系統推進友好場景建設,通過場景的迭代升級讓“友好”理念融入街區血脈,讓居民在推門見景、步步暖心的體驗中收獲實實在在的幸福感。
聚焦“全齡友好”,讓場景適配多元需求。針對老年群體,團山社區成立了老年學校,為他們開設老年戲曲課、健康指導課,目前有老年學員100余人,入學率達12%,并聯合養老服務中心開展棋牌娛樂、跳廣場舞等多種活動100余次。今年以來聘請法律顧問為老年人普及法律知識6次,邀請專業醫療人員舉辦健康知識講座6次,開展義診4次。面向少年兒童,蓮西社區打造了“兒童服務站·公益小課堂”,合肥工業大學、合肥師范學院行知學堂長期駐點,每月定期開展課后作業輔導和公益小課堂活動,并于7月開設暑期課程,轄區內20余名留守兒童、無人照看的孩童參加,為孩子們營造安全、趣味的成長空間。兼顧新就業群體需求,在香江金郡東區金街打造“友好街區”,雖面積不大但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關懷,在各個路口劃分了專屬停車區域,引導外賣小哥有序停放非機動車,并制作了商戶指引牌為外賣小哥爭分奪秒取餐提供了便利,還在街區擺放了多個舒適的聯排座椅,可以讓外賣小哥、環衛工人等戶外勞動者休息片刻。
聚力“服務友好”,讓場景承載民生溫度。打造“鄰里互助”場景,石板橋社區組建由黨員、網格員等組成的服務小隊,年均開展義剪、政策宣傳、矛盾調解等服務超100余次,通過網格員上門精準服務,切實將網格服務延伸到群眾家門口,架起居民“連心橋”,采取線上+線下相結合的方式,化解各類矛盾 20 余起,解決路燈、漏水等問題 10 余件,累計服務 200 余人次。
深耕“環境友好”,讓場景彰顯街區品質。打造“綠色低碳”場景,蓮花塘社區建立垃圾定時定點投放點,在垃圾桶表面清晰標注投放標識及對應圖例,方便居民準確識別。截至目前,在開達小區和蓮花塘小區共計內增設垃圾分類投放點25處;今年組織黨員開展義務植樹活動1次,共種植樹木85棵,有效提升了小區的綠化覆蓋率。營造“文化浸潤”場景,石板橋社區對西林小康村的一處圍墻進行了美化改造,畫上了曾經的生活場景并將如今居民的生活印記也融入其中,這里不僅是屬于小區的記憶也展現了時代發展進程;暑期來臨,蓮西社區宛陵湖三期開展“清涼一夏 潑水狂歡”鄰里活動,參與人數300余人,活動的開展不僅增進了鄰里情誼,營造了歡樂和諧的社區氛圍,還豐富了轄區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。
從適老化服務的細致入微到兒童成長的歡聲笑語,從新就業群體的暖心港灣到鄰里互助的溫情互動,飛彩街道以“友好場景”為筆,在街區的每一寸肌理中描摹民生溫度。未來,飛彩街道將持續以居民需求為導向,讓更多有溫度、有質感的場景落地生根,讓每一位居民在街區的迭代成長中,不斷收獲穩穩的幸福與滿滿的歸屬感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