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五星鄉始終把加強基層黨建作為引領鄉村發展的“總開關”,以組織建設為基、以服務群眾為本、以作風建設為要,通過精準施策、靶向發力,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、戰斗力和服務力,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紅色動力。
建強骨干隊伍,夯實組織根基。一是優化人事布局,激活崗位效能。五星鄉始終把干部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,通過科學調整鄉內人事崗位,讓基層黨組織的“神經末梢”更加靈敏。堅持“人崗相適、人盡其才”原則,將經驗豐富、群眾認可的干部充實到重點崗位,確保每個崗位都能發揮最大效能。今年以來,對5人進行崗位調整,進一步優化了鄉級干部隊伍的配置。二是選拔村級后備,注入新鮮血液。針對部分村黨組織后備力量不足的問題,五星鄉嚴格按照程序招考村后備干部,通過筆試、面試、考察等多環節篩選,選拔出政治素質高、扎根基層意愿強的年輕同志納入培養體系。目前,溝村、萬橋已各招考1名后備干部,有效優化了村級干部隊伍結構,為村級組織儲備了后備力量。三是強化教育培養,筑牢成長根基。五星鄉高度重視年輕干部、關鍵崗位干部及新提拔干部的教育培養,成立青年學習小組,每月組織集中學習研討,為年輕干部搭建交流思想、互學互鑒的平臺。同時,鄉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與39名年輕干部、20名關鍵崗位干部及2名新提拔干部開展一對一談話,深入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、工作難點和生活狀況,既肯定成績、鼓勵干勁,也及時提醒廉潔自律要求,幫助他們扣好“廉潔從政第一粒扣子”。通過常態化培養與精準化管理,一支“敢擔當、能干事、守底線”的干部隊伍逐漸成長,成為基層治理的中堅力量。
深化開門教育,密切黨群聯系。一是深入一線調研,傾聽群眾心聲。五星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將“開門搞教育”作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抓手,推動領導干部走出辦公室、走進田間地頭、深入企業車間。今年以來,鄉領導班子成員帶頭開展“訪企入村”行動,圍繞企業發展難題、農業生產需求、群眾生活痛點等內容深入調研,已走訪企業1家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6家、農戶5戶,收集到企業用工短缺、農產品銷路不暢、農村基礎設施維護不足等各類問題17個。二是建立落實機制,高效解決難題。對收集到的問題,鄉黨委建立“清單式管理、銷號制落實”機制,明確責任領導、責任部門和解決時限,確保“事事有回音、件件有著落”。針對某農業合作社的“養殖技術難題”,安排專業技術人員指導并開展培訓;面對農戶“電商銷售技能不足”的問題,組織參加農展提升技能。如今,17個問題已全部答復解決,群眾的操心事、煩心事變成了放心事、舒心事。三是拓寬參與渠道,凝聚干群合力。開門教育的深化,不僅解決了實際問題,更讓群眾真切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。通過邀請群眾代表參與政策討論、評議干部作風等方式,群眾對學習教育的認同感和參與度顯著提升,“有困難找黨員、要辦事找組織”成為越來越多村民的共識,黨群干群關系在雙向互動中愈發緊密。
筑牢廉潔防線,涵養清風正氣。一是常態化警示教育,筑牢思想防線。五星鄉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,豐富教育形式筑牢廉潔根基。通過組織警示教育大會,組織全體黨員干部集中閱看警示案例,讓廉潔意識深入人心。鄉黨委書記帶頭上廉政黨課,結合典型案例剖析廉政風險點,引導黨員干部從思想深處繃緊廉潔之弦。在重要節點組織黨員干部重溫入黨誓詞,以莊嚴的儀式感喚醒初心使命,強化責任擔當。同時,堅持警示教育常態化,每月通報典型案例、每季度組織專題學習、重要節點發送廉潔提醒,讓“廉潔”二字入腦入心,引導黨員干部知敬畏、存戒懼、守底線。二是完善制度建設,堵塞廉政漏洞。為確保學習教育不走過場,五星鄉將教育成果與制度建設相結合,針對關鍵崗位、重點領域制定廉政風險防控清單,完善“三重一大”事項集體決策、村級“三務”公開等制度,從源頭上防范廉政風險。同時,發揮村監會作用,對惠民資金發放、項目建設等情況進行全程監督,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,讓制度成為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“護身符”。三是強化監督處置,營造清風正氣。今年以來,鄉黨委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置12人,鄉紀委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置7人,有效改善了“寬松軟”問題。通過常態化監督管理和嚴肅的處置機制,將思想洗禮轉化為實際行動約束,五星鄉不斷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,為基層黨建和鄉村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紀律保障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