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孫埠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、以網格為載體、以群眾滿意為目標,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,聚焦織密組織體系網、織密多元共治網、織密為民服務網,著力破解基層治理難點堵點,構建“黨建引領、多方共治、共建共享”的基層治理新格局。
織密組織體系網,筑牢基層治理“壓艙石”。推進多網合一。按照“全域覆蓋、規模適度、界定清晰、方便管理”的原則,結合人口分布、治理難度等實際,科學劃分網格69個。將基層黨建與防返貧監測、安全生產、民生服務等工作“打包入網”,以“一張網”集成各類服務事項,推行“多網合一、一網多用、一員綜管”運行機制,提供精細化管理與精準化服務,實現群眾事務“一站式響應、全鏈條辦結”。建強戰斗堡壘。深化“黨建+網格”融合治理模式,以35個黨支部為核心,將支部建在網格上,構建“黨支部統籌調度—黨小組分片落實—黨員中心戶包村聯戶”三級聯動鏈條,引導黨員在網格中亮身份、擔責任、作表率,將黨組織服務的“觸角”拓展至基層網格的“神經末梢”。配強網格隊伍。選拔服務意識強、群眾基礎好的黨小組長、黨員和村民小組長擔任網格員,村黨組織書記兼任網格長。制定職責清單,明確網格員宣傳政策、聯絡民情、反饋信息等職責,劃定“責任田”,確保職責清晰、任務到人。全鎮配備網格員494名,通過入戶張貼“民呼我應”便民服務卡,搭建起24小時在線的民意直通車,讓民生訴求“件件有回音、事事有著落”。
織密多元共治網,匯聚基層治理“向心力”。構建聯動矩陣。建立“網格吹哨、站所報到、協同處置”的常態化響應機制,整合民政、衛健、殘聯、婦聯等站所資源及社會力量,形成“隱患發現—站所聯動—精準幫扶-結果反饋”閉環鏈條。今年以來,通過跨站所協同合作,解決人居環境整治、安全生產隱患等難題20余件,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。多元化解糾紛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深化“六尺巷”工作法,組建“巾幗”“五老”等志愿服務隊伍,堅持“以法為據、以理服人、以情動人”的工作方法,有效化解鄰里關系、婚姻家庭、土地權屬等矛盾糾紛165起,化解率達94%,實現網格問題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鎮”。深化群眾自治。吸納老黨員、鄉賢、“兩代表一委員”等成立村民理事會,搭建“民情懇談”“百姓說事”等自治平臺,引導群眾在網格內開展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務。凝聚基層治理最大公約數,將“和為貴”的處世理念和“謙和禮讓”的做人美德深度融入村規民約。通過開展“十星清潔戶”“最美家庭”等評比活動,激發群眾“主人翁”意識,形成“大家事大家議、大家事大家辦”的共治格局。
織密為民服務網,提升基層治理“新溫度”。暢通服務渠道。依托網格化管理體系,構建“線上+線下”立體服務矩陣。線上建立網格微信群,實現政策咨詢、訴求反映“指尖直達”。線下整合村級黨群服務中心、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等資源,構建起覆蓋全鎮各村、功能完備的“一站式”便民服務陣地,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務。推行積分治理。秉持“黨員示范引領、群眾廣泛參與”原則,制定鄉村治理文明積分管理細則,涵蓋基層黨建、鄉風文明、人居環境等維度。結合黨員群眾日常表現,設置正向激勵加分項與負面行為約束項,積分可兌換生活物資,激發黨員群眾參與村組建設、志愿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。辦好民生實事。推行“鄰里互助+結對幫扶”機制,為獨居老人、留守兒童、監測戶等特殊群體提供個性化服務,累計覆蓋1000余人次,解決困難300余件,織牢民生保障“兜底網”。發揮網格“前哨探頭”作用,網格員通過“敲門行動”精準摸排需求。聚焦群眾身邊小事、房前屋后實事,推動實施村莊美化亮化、衛生廁所改造、農村道路提升工程等“微民生”項目20余個,繪就基層治理“同心圓”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