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來,朱橋鄉秉持“人才是第一資源”的理念,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、市委、區委關于人才工作的各項部署,從“引、育、留”三方面入手,加強鄉村干部隊伍建設,激發鄉村治理內生動力,提升基層治理能力。
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”,在“引進”人才上下功夫。朱橋鄉依據本地發展實際需求,深入挖掘本地資源,聚焦“以才招才”的思路,組織鄉村干部開展摸底調研。開展企業經營管理人才、專業技術人才、技能人才、農村實用人才、社會工作人才和文旅人才共6類人才摸底工作,對全鄉不同類別人才信息進行登記,完善鄉村“四庫全書”人才登記表,及時充實完善人才信息庫,使人才基本情況一目了然,推動全鄉人才工作信息化。同時利用微信群發布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、用工信息以及就業創業優惠政策等相關信息,有針對性地服務和維系情感,并深度挖掘返鄉創業取得成功的優秀典型,提升返鄉人員的成就感和榮譽感,營造返鄉光榮、創業致富的濃厚氛圍。
“得天下英才而育之”,在“培養”人才上下功夫。堅持以經濟發展需求為導向,加大鄉土人才關注及培養力度,盤活鄉土人才資源,引導鄉土人才成為帶動產業發展的“點金手”。統籌資源“培”人才。實施鄉土人才幫帶行動,將2名年輕有為、有發展潛力的鄉土人才,納入村級后備干部進行管理,鄉領導班子成員結對幫扶,幫助鄉土人才更快成長。培育農技人才,助力鄉村振興。大力培養高素質農民,夯實鄉村振興人才基礎,推選4名高素質農民參加宣州區“精耕細作”現場觀摩會,學習精細化管理、綠色防控、良種及配套栽培等技術。以技能培訓、導師幫帶、體悟實訓等方式,推動鄉土人才“學習新理念、交流新觀點、碰撞新思維、互動新實踐”。
“引天下英才而留之”,在“留住”人才上下功夫。一是用事業留人。朱橋鄉不斷創造好的就業環境,開展勞動力資源調查,精準做好用工服務,通過信息匹配、崗位推送等方式,搭建溝通聯系橋梁,促進返鄉穩定就業,讓他們在廣闊的農村舞臺上唱好主角戲。二是用環境留人。朱橋鄉聚焦生態振興、和美鄉村這一重點,持續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,配齊完善基層工作及生活必要設施,奮力建設和諧美麗宜居的新農村,讓返鄉人才在家工作既能“安心”又能“舒心”。三是用感情留人。鄉村振興的道路上,人才是最寶貴的財富和關鍵支撐。緊盯鄉土人才回流,充分利用“鄉情”“鄉愁”情感紐帶,進一步充盈鄉村振興人才“蓄水池”。朱橋鄉采用表彰、慰問、祝賀等方式用感情留人、鄉情動人,在全鄉營造識才愛才、敬才用才的工作氛圍,切實增強人才在鄉村的歸屬感、幸福感,激勵他們在鄉村廣闊天地中大顯身手。(李雨晴)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