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五星鄉始終錨定“強基固本、賦能發展”目標,從“思想鑄魂、隊伍建強、作風塑形”三個維度精準施策,將黨建工作與鄉村發展深度融合,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、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、發展動能,為全鄉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根基。
強化思想鑄魂,筑牢信仰之基。五星鄉始終將黨員思想教育作為黨建工作的核心任務,以主題黨日為重要載體,通過“規定動作+創新形式+精準服務”的模式,切實筑牢黨員干部的信仰根基。一是常態化開展主題黨日。嚴格落實“重溫入黨誓詞”“集體學習黨章黨規”核心環節,以莊重儀式喚醒入黨初心,強化使命擔當。鄉黨委班子成員帶頭領學,結合鄉村工作實際解讀黨規條文,推動制度要求轉化為實操方法,杜絕學習與實踐“兩張皮”。二是創新形式激活教育活力。組織黨員干部集中觀看愛國主義影片,通過沉浸式體驗感悟革命先輩的犧牲精神與家國情懷,引導黨員結合崗位職責談感悟、定目標,推動“感動”切實轉化為干事“行動”;充分利用本地紅色資源,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參觀“宣州抗戰歷史回顧展”,在珍貴史料中重溫革命歲月、汲取奮進力量,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。三是精準服務覆蓋特殊群體。針對流動黨員、年老體弱黨員學習不便問題,推出“線上+線下”服務。線上搭建流動黨員微信群,定期推送學習資料、黨課視頻;線下組織年輕黨員開展“上門送學”,既讓老黨員感受組織關懷,也讓年輕黨員在交流中傳承紅色基因,實現“雙向提升”。
建強干部隊伍,夯實執政之基。五星鄉堅持黨管干部原則,以“選優、育強、賦能”為路徑,著力打造政治過硬、本領過硬、作風過硬的基層干部隊伍。一是拓寬渠道選優才。聚焦村級干部隊伍建設,今年開展村級后備干部招考,重點吸納返鄉青年、退役軍人、致富能手等優秀群體,通過公告發布、資格審查、筆試面試全流程選拔,選出2名“接地氣、有潛力”人才納入后備干部庫。同時儲備9名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,平穩推進村兩委換屆,從優秀群體中選拔干部,提升黨組織凝聚力。二是實戰培養育強將。制定“一對一”培養計劃,為每名后備干部配備1名經驗豐富的村“兩委”干部擔任導師,安排其全程參與村級事務管理、鄉村振興項目建設、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,讓干部在“實戰”中積累經驗、成長成才。三是搭建平臺賦能力。常態化開展“能力提升行動”,組織干部參加鄉村振興政策解讀、現代農業技術推廣、基層法律服務等專題培訓;組織赴先進鄉鎮考察學習,實地觀摩產業發展、環境整治、基層治理經驗。今年以來,共開展培訓班6期,覆蓋340余人,有效補足干部“知識短板”、拓寬工作視野。
深化作風建設,凝聚發展合力。五星鄉以“廉潔教育樹底線、為民服務轉作風、先鋒引領聚合力”為抓手,推動黨員干部轉作風、樹形象,切實把作風建設成效轉化為服務群眾、推動發展的實際行動。一是廉潔教育守底線。堅持“教育在先、預防為主”原則,組織黨員干部赴區法院廉潔教育基地開展沉浸式學習。通過觀看警示教育片、參觀廉政文化展廳、聽取職務犯罪案例深度剖析,用“看得見、摸得著”的真實案例敲響警鐘,讓干部在直觀體驗中明辨是非、堅守底線,從思想根源上杜絕廉政風險。二是為民服務轉作風。以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為抓手,建立鄉干部包聯群眾機制,明確每位干部聯系3-5戶群眾,重點覆蓋脫貧戶、監測戶、老黨員及困難群眾。要求干部每月至少走訪2次,對群眾反映的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實行“當場解決+臺賬跟蹤”雙軌制,確保“事事有回音、件件有著落”。今年以來,累計排查各類矛盾糾紛132起,成功調結125起,調結率達94.70%,實現矛盾早發現、早控制、早解決,切實讓群眾感受到黨組織的溫度。三是先鋒引領聚合力。在鄉村振興、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中,推動黨員干部“亮身份、作表率”。今年人居環境整治期間,黨員主動帶頭拆違拆臨、清理垃圾、開展綠化美化,有效帶動群眾積極參與,成功實現“垃圾塘”向“景觀池”、“荒地”向“小公園”的轉變。今年以來打造了2個省級中心村示范村培育,實施了6個區級整治點建設,拆除無功能建筑42處,打造出一條兼具顏值與內涵的鄉村和美路線,不僅讓村容村貌顯著改善,更凝聚起“共謀發展”的強大合力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